近年来,中国芯片行业动荡,为抵御进口风险,中国“芯”自给量大幅提升,中国芯片似乎已在市场上站稳了脚步。但科技市场风云变幻,我国的半导体产业起步晚,在提升过程中,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接踵而至。近日来,四位芯片相继大佬被带走调查,半导体行业又有了怎样的暗流涌动?
一、路军——接受纪律审查
早些时候,有关华芯投资原副总裁——路军,接受纪律审查的消息震惊了半导体行业。官方通报中明确指出路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,这也成为了本月内芯片大佬密集失联的开端。
华芯投资是由国家开发银行全面出资,主要负责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(大基金)的管理。作为“大基金”的唯一管理机构,担负着我国集成电路芯片制造、设计、设备、材料、封装测试等产业环节的管理任务。从华芯建立之初,路军就从国开行调往,先后担任投资总裁、副总裁。
华芯作为“大基金”的唯一管理人,负责基金的投资运作。随着我国芯片行业的迅速发展,其中暴露出来的资金问题愈加显著。随着对陆军相关调查的展开,有关于“大基金”是否出了问题的猜测层出不穷。
二、丁文武——接连被查
不久后便又有公布的消息指出:“大基金”总经理丁文武被查。这一下仿佛坐实了“大基金”与华芯之间的资金问题,同时更瞄准了靶心——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。
“大基金”的成立曾经令我国无数芯片企业仿佛“一夜而起”,也从此弥补了中国在芯片制造业的空白,降低了芯片供应成本。在芯片这个瞬息万变的行业里,是“大基金”的成立,帮助我国芯片产业迅速起步,如今能够稳扎稳打。
丁文武在“大基金”成立后连任两期总经理和董事,一直致力于发展我国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。一期的投资规模超过1300亿元,且为基金带来了较好的财务回报。为了解决我国我国集成电路发展瓶颈,二期规模超过2000亿。在“大基金”二期正处投资的关键期,丁文武被查难免引发我国芯片业震荡。
仅在发布路军被调查消息的第二天,丁文武在厦门出席半导体峰会时就曾表示:目前芯片行业处于内忧外患之中,国内外形势严峻且复杂,与前两年相比,我国的芯片行业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。变化发生的根本原因,仿佛也在随着一次次调查,变得清晰且明朗。
三、赵伟国——失联被调
同样是7月中旬,紫光集团——这个终于摆脱了持续近两年的债务危机,终于破产重组3000亿芯片巨头,也难逃被审查的命运。赵伟国失联,距离丁文武被调查,仅仅过去了一周时间。
赵伟国所涉问题目前尚不明确,但在紫光刚刚完成破产重组,属于赵伟国的时代刚刚落幕之时,赵伟国失联被调难免引人深思。也不得不提到紫光集团破产重组中最具戏剧性的一幕——赵伟国的实名举报。
过去几年,赵伟国凭借曾经营房地产的经验,带领紫光集团通过融资开展并购,进入了芯片行业。迅速的收购、扩张,直接导致公司现金枯竭,负债规模过大,陷入了难以维系经营困境之中,不得不进行重组。
就在去年年底,紫光集团的破产重组即将敲定之时,赵伟国突然强烈反对。向相关部门进行了实名举报——下游子公司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。
而在进军芯片各行业之后,赵伟国的收购扩张,离不开“大基金”这个背后“金主”被查,是否受牵连,还是会继续拔出萝卜带出泥?
四、刁石京——至今失联
刁石京2018年加盟紫光集团,主管芯片业务板块,并于次年担任Dream事业群董事长。作为紫光的前任总裁,7月29日失联至今。芯片大佬密集失联、被查,这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,又在给芯片行业传递什么信号呢?
随着目前我国芯片行业的发展趋于稳定,国家对于该产业的推动和管理也愈加严格。从2014年成立至今,“大基金”已经运行至第二期,在这八年里确实起到了拉动半导体投资的重要作用,但同时也反映出拉动效率不够,一期减持规模较大。
小结
芯片行业在爱国热情的裹挟下,曾掀起一场大造芯片高潮。现如今高潮褪去,国家对于半导体产业的推动和管理有了阶段性变化。面对美国以举国之力促成芯片法案通过,我国半导体想要突破行业瓶颈,实现自主制造,急需的或许是一支全新且长期投资。您觉得呢?